钢筋的脊梁
七月的奉贤,骄阳似火,天空蓝得没有一丝云彩。在上江南贤庐工地的下沉庭院深处,燕青园林的工人们正置身于一个巨大的混凝土坑底。阳光如千万道金针,直直钉在这方天地,空气灼热、凝滞,沉沉地压在每个人身上。
工人们的身影在钢筋网格中穿梭、起伏,汗水浸透了工装,紧紧贴在背上,连安全帽的系带也深深勒进古铜色的皮肤里。一位工人俯下身来,埋头专注地捆绑钢筋,汗珠从额上渗出,顺着脸颊蜿蜒而下,倏然滴落在炙热的钢筋表面,只听一声轻微的“嗤”声,转瞬便化作青烟,消逝于无形。汗水蒸腾的咸涩气味,与钢筋散发的金属气息,无声地交织着,弥漫在这闷热的坑底,仿佛某种倔强的宣言。
然而,钢筋的丛林却在他们手中渐渐成型。工人们彼此配合,有的递送铁丝,有的熟练缠绕、拧紧。
铁丝在钢筋交叉点飞速缠绕,手腕灵活转动,工具在阳光下偶尔闪出一点亮光。金属碰撞的声音此起彼伏,夹杂着低沉而短促的号子声——这声音如一股暗流,在坑底沉重而坚韧地流动着,将意志凿进每一寸钢筋的骨架。
他们俯身于这方坑底,在烈日与钢筋之间,筋骨如钢,汗水如雨。正是这灼热坑穴中一个个弯腰的脊梁,以汗水浇筑他人生活的庭院,以血肉夯实了城市向上生长的地基。每当钢筋林立如丛林初显,每当高楼拔地而起——我总仿佛看见,那无数低伏的脊梁里,有我们生活所倚靠的、沉默而坚韧的根脉:他们每一次俯身,都默默托起了我们每一次仰望的高度。




